为培育良好学风,搭建师生交流互动平台,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4月28日下午,我校第135期“导师有约”系列活动在我院报告厅顺利开展。本期活动以“师生共享,智慧之旅”为主题,特邀请我院喻泽斌教授、杨金林教授和王南南副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学院院长邹炳锁、团委副书记何奕阳、研一全体同学参加活动。
我院开展我校“导师有约”系列活动
活动前,学院院长邹炳锁致辞。他强调,当前国家发展需要视野思维更新、专业能力更强、综合素质更高的精尖型人才,而这类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和引导。他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期“导师有约”活动,加强与导师间的沟通交流,拓宽学术视野,聚焦科创前沿,锚准行业难点,响应国家政策、融入社会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上奋力谱写新时代的青春华章。
学院院长邹炳锁致辞
喻泽斌教授从科研学习、心态成长、个人生活以及未来规划四个方面进行分享。他表示,研究生需要具备四种能力——敏锐的洞察能力、专业的重构能力、批判的思维能力和先进的创造能力,这些能力要以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础,通过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逐渐增强。他强调,追求学术的路上切忌“闭门造车”,应当主动与导师、组员、同学进行清晰有效的交流,树立团队合作意识,注重研究细节,优化研究流程,调整研究方案。他指出,要保持良好心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理性面对得失,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同时要明确人生目标,找准自身定位,发挥个人专长,为升学或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喻泽斌教授作讲座
杨金林教授就如何做好毕业实验、写好毕业论文进行交流分享。他从个人教学经验和科研经历出发,结合指导学生过程中发现的典型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一是树立问题意识,要广泛阅读文献资料,系统掌握学科研究现状,创新思路、细化内容,做到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切勿偏题跑题、交叉重复;二是树立整体意识,要把做实验与写论文当成一个整体来规划布局,实验方案尽可能严密翔实,论文写作尽可能规范标准,二者需统一于研究主题;三是树立细节意识,要脚踏实地做实验,每一个步骤、每一种方法都要按照流程来进行,确保实验安全、有效,还要精益求精写文章,准确地整理实验数据,实事求是、有一说一,规范写作方式,注重标点符号、行文格式等细节。
杨金林教授作讲座
王南南副教授从确定创新创业项目选题的角度进行交流分享。他强调,项目选题应聚焦国家需要、围绕地区发展、契合产业布局、解决行业难题,让选题具有社会意义和现实价值,才能赋予项目实现落地见效的最大可能性。他现场讲述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与时代意义,说明项目选题应融入这一概念,以创新为核心要义,突出研究的原创性和颠覆性,努力让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助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希望同学们能心怀国之大者,永葆爱国情怀,树立创新创造意识,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研究。
王南南副教授作讲座
在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参与、积极提问,三位导师也分别从知识技能、逻辑思维、实验方案、心态调整等角度作出回应。现场气氛轻松热烈、和谐融洽。
现场同学参与互动交流
本次“导师有约”活动不仅是一次经验的传授,更是一次启迪智慧、触碰心灵的良好契机,有利于促进师生深入交流,进一步增强同学们参与学术研究的信心和能力,营造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
编辑|周大淇
审核|吴达慧